哈士奇犬
哈士奇的“身份证”

中文名 | 哈士奇 |
---|---|
别名 | 二哈、西伯利亚雪橇犬 |
原产地 | 西伯利亚 |
体型 | 中型犬 |
体重 | 16 - 27公斤 |
身高 | 51 - 60厘米 |
寿命 | 12 - 15年 |
尾部特征 | 毛量丰富的尾巴像狐狸尾巴一样,位于背线下方 |
眼睛特征 | 杏形眼,中等大小,有点向上斜 |
耳朵特征 | 中等大小,呈三角形 |
毛色 | 黑色至纯白 |
毛长 | 短毛 |
功能 | 工作犬、宠物犬 |
参考价格 | 1100 - 6000 |
哈士奇简介
哈士奇学名西伯利亚雪橇犬,昵称“二哈”,是一种原始的古老犬种,主要生活在西伯利亚东北部、格陵兰南部。其名字源于独特的嘶哑叫声。它属于中型工作犬,与狼的血统相近,外形酷似狼,具有脚步轻快、动作优美、身体紧凑、被毛厚、耳朵直立、尾如毛刷等北方地区犬种的遗传特征。
哈士奇性格多变,进入人类社会和家庭后,性格变得比较温顺,与金毛犬、拉布拉多并列为三大无攻击性犬类,是流行于全球的宠物犬,在世界各地都有大量相关赛事。
历史
哈士奇的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之前,其祖先由中亚猎人带到极地,在长期与北极狼群交配繁育下,发展成为北方特有的犬种。后来楚克奇人用这种犬拉雪橇、猎取和饲养驯鹿,还用于交换物品,因其体型小巧结实、胃口小、无体臭且耐寒,成为楚克奇人的重要财产,这群早期的西伯利亚楚科奇犬就是哈士奇的祖先。
20世纪初,美国阿拉斯加引入西伯利亚雪橇犬。1909年,它在阿拉斯加犬赛中首次亮相。1925年1月,阿拉斯加小镇白喉流行,哈士奇雪橇队以接力方式仅用5天半就完成了通常需要25天的955英里血清运输任务,挽救了无数生命。1930年,西伯利亚雪橇犬俱乐部得到美国养犬俱乐部正式承认并制订犬种标准,1938年美国哈士奇犬俱乐部成立,此后哈士奇从极地走向都市,成为优秀的雪橇犬和伴侣犬。
适合人群
哈士奇适应能力强,但更适合居住在空间宽敞的地方,如郊区或带有围栏院子的住所,也适合居住在小区且周边空地较多的饲养者。由于它害怕孤单,精力旺盛,运动量需求大,不适合老年人、空余时间不多的上班族和学生饲养。
常见病
- 心脏病:多与肥胖、年老相关。患病狗狗易疲倦、呼吸困难,病情难发现,发现时往往已严重。
- 传染病:犬瘟热和犬细小是致命率高的恶性传染病,未及时接种疫苗的狗狗易感染,感染后会精神萎靡、食欲下降、体温升高、呕吐腹泻。
- 肾脏病:发病隐匿,主人发现时狗狗肾元细胞损害常超75%,症状包括尿血、尿液颜色异常、排尿习惯改变。
- 寄生虫:蛔虫、钩虫等肠道寄生虫和心丝虫常见。感染肠道寄生虫会消瘦、精神不振、拉稀等;感染心丝虫会活力变差、咳嗽、贫血等。
- 犬肺炎:多为其他疾病并发症,发生于上呼吸道异常、细菌感染等情况的狗狗,症状有咳嗽、鼻浓、体温升高。
饲养事项
哈士奇刚出生时吃母乳,断奶后要少食多餐,断奶初期每天喂食4次以上,6个月左右每天喂食3次,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为每天2次,注意控制每次喂食量。尽量不要喂幼犬人吃的东西,以免造成营养不均衡,影响发育。
喂养哈士奇可选择纯犬粮或自配犬粮,推荐全价幼犬粮,因其营养全面,能避免蛀齿、牙垢和口臭问题,自配狗粮对狗狗有一定害处且成本不低。此外,哈士奇喂养过程中必备钙片和营养膏,钙片有助于骨骼发育,营养膏可调理肠胃、增进食欲。
哈士奇在拉雪橇比赛中注重速度,日常体能训练应以速度训练为主,每天进行几次速跑和慢跑,运动时让前后肢尽量伸展,有助于其形体发展,每天运动3次以上,每次20 - 30分钟为宜。
毛发护理
- 不能频繁洗澡:根据狗狗卫生状况决定洗澡频率,夏天可多洗1 - 2次,冬天减少1 - 2次,总体不宜超过5次,避免损伤被毛和皮肤。
- 勤于梳毛:狗狗每天都会掉毛,春秋两季更严重。早晚用宠物专用梳子梳毛,每次五分钟左右,清理自然脱落的毛发,防止打结。
- 晒太阳:阳光浴利于毛发生长,能让毛发更有光泽、杀菌。晒太阳时让狗狗运动,可提高身体素质,促进血液循环,使毛发更健康。
- 驱虫:寄生虫影响毛发健康,建议体内外驱虫一起进行,搭配益生菌喂食,缓解驱虫药对肠胃的伤害。
- 注意饮食:选择营养健康、适合哈士奇的狗粮,适量喂食瘦肉、煮熟的蛋黄、植物油等,为毛发健康提供充足营养。